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AILD)贵州赛区首创城乡双赛场,无人机与智能车辆设计点燃科技梦想

白名单123
白名单123
管理员
68
文章
1.2千
浏览
评论5

梯田畔的科技之光:双赛场点燃城乡学子热情

7月12日清晨,乌蒙山的雾气还未散尽,赫章县六曲河镇初级中学的操场上已响起电锯切割木材的嗡鸣——这里是AILD大赛"超级工匠"赛区,171名中学生正用组委会发放的电路套件和木材,现场设计制作抢险特种车辆。与此同时,200公里外的贵阳市亚洲无人机竞技协会基地,87名选手紧盯屏幕,在AI三维仿真系统中操控无人机穿越障碍。这场教育部白名单赛事首次采用"乡村学校+城市科技馆"双赛区模式,让来自全省9个市州的258名城乡学子同台闪耀。当施秉县马号镇黄古小学的田浩宇操控无人机平稳降落时,评委们不会想到,这个来自村级完小的男孩将摘下全省冠军。

我翻看选手资料时发现个动人细节:黄古小学7名参赛者共斩获2金4银1铜,奖牌数占该校学生总数的100%。"以前只能在视频里看城市孩子玩无人机,"带队教师抚摸着一台贴满胶布的练习机说,"现在我们的孩子用全省第一证明:大山里也能飞出科技雄鹰。"这背后是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捐赠的器材和浙江智航教育基金会的师资培训,让乡村孩子第一次触摸到平等的起跑线。

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AILD)贵州赛区首创城乡双赛场,无人机与智能车辆设计点燃科技梦想

赛项解码:从木屑飞扬到云端穿越

今年贵州赛区的设计充满巧思:

  • 乡村赛场深耕"劳动+智能"融合:在赫章县赛场,"超级工匠"选手需在180分钟内完成带射击装置的抢险车。毕节实验中学的王瑞团队创新采用齿轮传动替代皮带轮,使车辆爬坡效率提升40%——锯末粘在他汗湿的校服上,像极了未来工程师的勋章。
  • 城市赛场聚焦"AI+实操"双考核:贵阳赛场的无人机项目采用"仿真飞行+实体操控"双环节。铜仁市印江一中的陈梦思操控无人机穿越甲秀楼模型障碍时,动作精准得如同缝纫机走线。"学校无人机课程让我们把理论知识扎进了现实土壤,"她的感言道出赛事真谛。

这种差异化设计绝非偶然。大赛技术顾问透露:"乡村赛题侧重物理结构与机械传动,城市赛题考验算法优化——就像贵阳无人机联赛的'贵'字赛道,每个弯道都是对地域文化的科技转译。"

破壁效应:乡村学校的逆袭密码

当黄古小学的奖牌照片刷屏教育圈时,很多人在问:偏远小学如何战胜城市名校?三个细节揭示答案:

  1. "零成本"训练法:用竹片模拟机翼弧度,拿废电路板练习焊接,在操场画1:1赛道图
  2. 乡土智慧赋能:冠军作品"山鹰号"的避震设计,灵感来自背篓运送土鸡蛋的减震原理
  3. 赛事资源杠杆:基金会捐赠的3台训练机,被拆解重组12次,零件利用率达98%

这种"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智慧,让黔西南州册亨县者楼中学教师韦盛昌感慨:"赛事把省级平台搬到田间地头,让乡村孩子发现:父辈的耕种智慧也是科技创新的源泉。"

教育启示:双赛场背后的公平跃升

作为指导过五届AILD大赛的导师,我发现双赛场模式正在重塑素养教育生态:

传统模式痛点 双赛场创新 典型案例
乡村资源匮乏 送赛下乡+定制赛题 黄古小学用竹制训练器摘金
城乡交流缺失 云端实时数据互通 贵阳选手在线指导赫章团队调试齿轮比
学习场景割裂 劳动教育与智能设计融合 抢险车任务模拟真实救灾场景

更深远的影响发生在赛后。赫章县六曲河镇中学新建了"智能工匠坊",贵阳市中心实验小学校长则在教师会上宣布:"下学期带学生去梯田上STEM课——最好的科技教育应该带着泥土芬芳。"

星火燎原:从贵州到全国的科技火种

7月23日,黄古小学的奖牌被郑重收进行李箱——他们即将代表贵州参加8月15日桐乡全国总决赛。在那里,他们将与温州赛区的63名金牌选手同台。这种联动早有伏笔:浙江赛区"揽月登云"项目中,学生用3D打印建造月球基地;贵州乡村孩子则用木材复原水碾房,在传统智慧中寻找未来答案。

中国自动化学会秘书长在赛前动员时说:"当无人机在梯田上空画出彩虹,当智能车穿越吊脚楼长廊——这就是中国科技教育最美的样子。"或许明年,我们会看到更多将苗绣纹样转化为电路图的创意,更多用侗歌韵律优化算法的奇思。

Q&A:破解参赛三大疑问

Q1:非重点校如何复制黄古小学的成功?
A:抓住三个关键点:善用免费资源(大赛官网提供训练视频)、挖掘乡土智慧(将农具原理转化为机械设计)、组建"微社团"(3-5人小组共练共评)。黄古小学就是用苗家织布机原理,优化了无人机收放机构。

Q2:无人机赛项需要多少资金投入?
A:看看冠军的配置——基础训练用800元套机,仿真系统用免费版DRL Simulator。真正烧钱的不是设备,是每周20小时的刻意练习:雨天练模拟器,晴天练实操,把每个转弯角度肌肉记忆化。

Q3:赛事对升学有何实质帮助?
A:作为教育部白名单赛事,获奖证书获多所高校认可。但更重要的是能力沉淀:温州赛区往届获奖者中,72%的学生在高考物理实验题得分率超90%。当知识从试卷走向现实,解题便成了本能反应。


本文数据来源: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贵州赛区组委会公告、贵州省模型运动协会赛事报告、黄古小学参赛总结

白名单123 - 汇聚权威青少年竞赛信息,提供一站式参赛指南。提供赛事政策解读、红领巾奖章解读、完整名单、参赛指南、升学规划建议及深度资讯。助力家长和学生精准选择、科学备赛,提升综合素质与升学竞争力!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