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万学子逐梦珞珈,18颗文星闪耀江城
站在武汉大学体育馆的颁奖台上,山东省鱼台县第一中学的甄泽祺握紧奖杯的手微微发颤——这个县城男孩用一篇《运河纤痕》撕开历史缝隙,让大运河的纤夫血脉在"一线"命题中奔涌复活。和他一同站上特等奖领奖台的,还有厦门外国语学校李司宸笔下穿越星际的量子通信线,以及南京十三中何思琪描摹的秦岭护林人生命轨迹。这一刻,全国2242所高中的140万参赛者中,最终脱颖而出的18位少年用文字证明:在算法轰鸣的时代,人类的情感与哲思依然无可替代。
作为教育部2022-2025学年白名单赛事中唯一的全国性作文竞赛,本届大赛创下两个"首次":首次将总决赛舞台设在武汉大学文学院,首次在颁奖礼设置"AI与写作"主题论坛。当2766名决赛选手涌入樱顶老图书馆时,他们背包里的AI词典笔与案头的宣纸砚台形成奇妙映照——这代青少年正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书写未来。
破题"一线":从历史裂痕到星际丝路
今年决赛命题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以"一线"为题眼,文体不限的开放式设计,让来自浙江富阳中学的洪启航直呼过瘾:"我从'因果一线'切入,用庄子齐物论解读量子纠缠!"这种天马行空的构思恰是命题组期待的。中国写作学会副秘书长宋时磊揭秘审题逻辑:"降低审题门槛不是降低思维要求,而是让学生腾出精力深耕立意。'一线'既是具象的纤绳电线,更是抽象的文明命脉。"
在终评现场,评委们看到三类惊艳构思:
- 历史钩沉:如特等奖作品《碑隙》将泰山石刻的斧凿痕化作文化传承的生命线
- 科幻突围:有学生用空间站光纤编织宇宙级"丝绸之路"
- 微观叙事:成都女孩把妈妈缝补校服的棉线升华为亲情纽带
更难得的是县城中学的逆袭。鱼台一中指导教师王建军分享经验:"我们带学生走访运河遗址,触摸纤夫磨出的石槽——写作的灵气永远来自大地温度。"
人机博弈:写作教育的守界与越界
颁奖礼上的高峰论坛火药味十足。当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于亭抛出"在ChatGPT日均创作量相当于人类文明总库的时代,写作何为?"的诘问时,全场静默。中国写作学会会长方长安的回应斩钉截铁:"AI能模仿李白写诗,却无法复制'仰天大笑出门去'的生命体验——这才是写作教育的灵魂所在。"
这种坚守并非固步自封。在武大信息管理学院,郑小川博士的获奖研究揭示了人机协作新路径:实验组学生使用AI辅助阅读后,批判性思维得分反超对照组27%。"关键在用法!"她展示案例:有学生让人工智能梳理《红楼梦》饮食描写,自己则聚焦"茄鲞"背后的阶层隐喻,这种"机器扫盲,人类掘金"的模式,正催生写作教育新范式。
特等奖密码:三个照亮未来的写作样本
细读今年特等奖作品,会发现超越辞藻的深层价值:
- 《铁轨下的春天》(张天胤,浙江临平中学):铁路工人为救工友牺牲的新闻,被他转化成"用生命焊牢安全线"的工业史诗,评委称赞"让平凡微光聚成星河"
- 《苔衣》(米欣妍,江苏宿迁中学):用显微镜视角写苔藓修复古建筑裂隙,将生态主题写出"柔弱胜刚强"的哲学意味
- 《织光者》(韩天佳,济南大学城实验高中):把奶奶的织布机与北斗导航卫星并置,在"经线纬线"意象中完成文化传承
这些作品的共性恰如大赛评委李掖平强调的:"好文章要像针灸,找准时代的穴位。"当很多同龄人还在堆砌华丽词藻时,获奖者早已学会用文字解剖现实痛点。
素养迁移:从竞赛场到人生场的思维跃升
"得奖后回校月考,我的议论文破天荒拿了满分!"长沙周南中学张韵祉的体验不是个例。大赛评委组跟踪发现:往届300名一等奖获得者中,高考语文均分达128.7,较参赛前提升14.2分。这种提升源自思维重塑——江苏宿迁中学教师团队将备赛经验转化为"三阶训练法":
阶段 | 训练重点 | 成果转化 |
---|---|---|
观察眼 | 每周记录"地铁口故事" | 解决作文"无米之炊" |
思想核 | 用哲学思维解构新闻 | 增强论述深度 |
表达术 | 向AI学习精准表述 | 提升语言效率 |
正如武汉大学于亭院长所言:"当短视频在碎片化时间,写作是重建深度思考的锚点。"这种能力在强基计划面试中尤其凸显——去年北大录取的12名大赛获奖者中,9人因出色的即兴论述能力获得考官青睐。
Q&A:破解写作教育的时代之问
Q1:该不该让学生用AI辅助创作?
A:学学济南大学城高中的做法。他们开设"人机协作工作坊":让AI生成10个"一线"立意方向,学生从中选择并注入个人经历。就像特等奖得主韩天佳所说:"机器给骨架,我们赋血肉。"
Q2:普通学校如何突破资源限制?
A:鱼台一中的经验值得借鉴。组织"乡土寻根"活动:带学生测绘运河古道,访谈老工匠。甄泽祺的获奖作就源于发现纤夫在石阶踏出的凹痕——最动人的素材往往藏在故乡褶皱里。
Q3:竞赛写作会偏离高考要求吗?
A:看看南京十三中的教学实验。他们将高考"科技与传统"作文题改造为《奶奶的箩筐装下无人机》创意写作,结果实验班作文均分反超对照班12.6分。好的写作能力从来都是相通的。
本文数据来源:第十八届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组委会公告、中国写作学会官网新闻、武汉大学文学院公开演讲实录
白名单123 - 汇聚权威青少年竞赛信息,提供一站式参赛指南。提供赛事政策解读、红领巾奖章解读、完整名单、参赛指南、升学规划建议及深度资讯。助力家长和学生精准选择、科学备赛,提升综合素质与升学竞争力!